2004-05-18

大家來寫維基百科全書

大家來寫維基百科全書
 李怡志/專題報導

 你曾經查過百科全書,但是你有想過,自己有天也可以編寫百科全書嗎?現在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網的電腦、一點點的熱情,任何一個人,都能成為網路百科全書維基百科(Wikipedia)的作者。

 維基百科(www.wikipedia.org)是一個網路上的公開寫作計畫,2001年對外開放,經過3年的發展,影響力逐漸提高,這周才和Google、iTunes、BBC等網站一同獲得網路奧斯卡-Webby獎。

 維基剛開始時,只有31筆資料,還不如個人網站,但到今年5月,已經是個累積了70多萬筆詞條的超級大百科。整體而言,維基正以每天2千個新詞條的速度成長。其中最多的是英文,共有26萬多筆、德文也將近10萬筆,都超過市面上的大型百科全書。而日文、義大利文、波蘭文、西班牙文、瑞典文、丹麥文、荷蘭文、世界語(Esperanto)及中文也都超過1萬筆。

 維基標榜是自由的百科全書,所以只要符合百科全書的需要與規範,任何人都可以自己在維基上撰寫新的詞條,或編輯、修改已經存在的詞條,在資訊上實踐「人人為我、我為人人」的烏托邦理想。

 撰寫或修改維基百科很容易,在任何詞條中一旦看到紅色的連結,那就代表是空的詞條。點進去,任何人就可以開始創造新的詞條。而已經存在的條目也能隨時修改。當然,你可以改別人的,別人也可以改你的,而且維基百科使用自由軟體基金會的GNU版權協定,一旦東西寫上去,就代表捐出去了。

 一直推廣資訊自由化、也曾經撰文鼓勵學生在維基上當志工的輔大教授毛慶禎表示,維基上的知識大家都可以修改,意義就像社區大學一樣,知識不再被少數人壟斷,任何人都可以表達自己的看法,但是個人提供的知識是否被接受,則由社會來判斷。新竹師院研究生王鐘銘也認為,以往我們都會認為知識應該來自權威,不過在維基百科上,每個人都只是一個代號,一切內容靠自律、討論,可改變許多大家對權威的想法。

 中文維基管理員Mountain表示,英文版的維基百科已經有26萬筆詞條,可以當成一般的百科全書來使用。而中文維基目前才剛突破1萬筆,王鐘銘、大陸維基人Fontainebleau都認為,因為才剛起步,還充斥了許多「外行人」的作品,暫時無法作為知識的終點。

 維基百科目前只有一個非營利的Wikimedia基金會負責募款,而管理者、編輯則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志工。很多參與過維基的人,都認為這是個會讓人上癮的計畫,目前Wikipedia共有1萬4千多位註冊過的「維基人」,其中有半數參與了超過5個詞條的編輯、撰寫、約十分之一則超過百條,而每天維基百科都能吸引超過60萬的使用者。

如何成為維基人?從最熟悉題材下手
 標榜人人都可以自由參與的維基百科(Wikipedia),已經吸引上千位中文版編輯,也就是所謂的「維基人」,他們撰寫自己熟習的詞條,也鼓勵大家來當維基人,而許多人一參加維基就上癮,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寫到老。

 「Mountain」是中文維基的創始者之一,目前在北京讀研究所,他認為寫作是最好的學習方法,寫維基的過程中,大家都能夠學習,他也希望未來維基能成為一個「有情趣的學習場所」。

 就讀新竹師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所的王鐘銘(Mingwangx),則是另一個活躍的維基人,他曾經參與過上百個詞條的撰寫、修改,以語言學及非營利領域為主,例如「語言學」、「台灣話」、「音韻學」、「漢語音韻學」、「非營利組織」、「非政府組織」及「點擊捐贈」等。

 王鐘銘表示,維基百科讓人人都可以參與編輯的概念很好玩,所以他會想要寫一些自己熟悉的東西。同時,他對於這種由下而上產生的知識是否能成功,也抱持著好奇、觀望的心態。

 「百科全書要從何寫起啊?」維基雖然自由、開放,但很多人卻不知道該從何下手,資深的維基人建議新手應該就近取材。王鐘銘表示,一開始應該寫自己最熟悉的領域,例如他住在淡水,就在「淡水鎮」這個詞條起了頭,「外國人再怎麼厲害,對台灣還是沒有比我們了解」。

 就讀於上海復旦大學的過智俊今年3月才開始寫維基百科,因為自己的姓氏「過」比較少見,所以他除了寫「過」這個姓之外,也介紹了「過百齡」及「過探先」二位過姓名人。

維基人憂大陸觀點壟斷中文版,大陸人歡迎台灣人
 中文版維基百科(zh.wikipedia.org)近期慶祝第1萬筆詞條出現,這是維基百科中,成長最快的一個語言,但每次遇到政治性詞條,也常因為立場不夠中立而爭議不休,一個詞條可能修改了幾百次也沒有結果。由於目前參加的台灣人少,很多大陸人都希望台灣人可以多上去表達自己的立場。

 在維基百科中,中文是一個獨立的類別,只要會輸入中文字,誰都可以參與這個類別所有詞條的編輯。有趣的是,由於兩岸三地網友都能輸入中文,所以「台北市萬華區」可能由大陸人建立、台北市則有香港人參與,台灣人也可以修改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」。

 寫百科全書本來就是一件困難的事情,寫得讓所有立場的人都沒有爭議,更困難。在維基百科上,關於台灣、大陸、日本、人權等詞條,經常引發激辯,維基管理員Shizhao認為,政治性的詞條只要維持中立,不夾雜個人情感與意見,將所有事實及各方立場都寫出來,就不容易有爭議。

 維基百科中文版突破1萬筆詞條後,重要性將愈來愈高,但新竹師院研究生王鐘銘及香港網友石添小草卻異口同聲地說:「台灣人參與太少」。王鐘銘表示,比較前衛的網路活動,台灣通常只有一小群人參加,搞來搞去都是同一批人,其中參加維基百科的更是少之又少。而石添小草則擔心在大陸網路急速發展之後,會有許多內容被大陸人或所謂的中國觀點壟斷,而他相信一個觀點只因為人多就被壟斷時,是非常不健康的,台灣人多參加維基的事務,可以提供比較平衡的觀點。(中晚 2004/05/16)

0 Comments:

发表评论

<< Home